四海艺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四海艺苑 >> 浏览文章

4·23"世界读书日"专辑:寻找时代的"阅读之美"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1688次 更新时间:2017-04-22

  崇尚知识、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那些灿若繁星的经典,那些直抵心灵的讲述,接续了整个人类的知识谱系,标识了智慧与美的浩瀚无垠,也召唤着一个又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如今,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载体、阅读的群体不断更新。“阅读之美”正在制造我们时代的新风景,它惠及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扎牢我们的精神家园,照亮生命里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邀请5位主人公讲述各自与阅读相遇的故事,并再次吁请:阅读,不是一种口头主张,也不是装点人生的花边。阅读就是生活本身,是生命本身的厚度与颜色,是永怀梦想的根底与力量。

  理想,永不褪色。阅读,生生不息。    

  ——编  者


  阅读是人类生存之道

  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谈到阅读的意义,很多人都会说阅读是陶冶情操之类的浪漫的话,但我没那么浪漫的想法。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人这种物种的先进性,就体现在他的学习性。我们先天的本领跟其他的动物相比,其实是比较低下的,论力量、弹跳、视力、听力、嗅觉、奔跑、飞翔……我们都比不过其他动物,但是人最大的不同来自于思维,来自于大脑。

  人的思维源于超常的记忆力。一般的动物只有短暂甚至片刻的记忆,只有人类有那么长的记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百岁老人还是那样的思维清晰,多少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人类通过自己的记忆,积累了知识,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和加工,逐渐拥有了学习、判断、鉴定这些思维能力,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什么动物是危险的需要避开,这是人的本能,后来就有了植物、动物的驯化,就有了农业的起源。

  学习的本能、获取知识的本能,是人这一物种维持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现在有些人会问,一天不阅读能怎么样?的确,现在一个人一天不阅读不会怎么样,甚至你一年一辈子不阅读也不会怎么样。那是因为我们是站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之上的,你一个人不阅读没什么关系,可是人类这个物种要是都停止了阅读,停止了所有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这个世界会怎样?人类也许就会回到原点……如果一开始人类就没有阅读,没有知识的积累与传递,我们将不知道汽车是什么,书是什么,眼镜是什么。当所有这些概念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将怎样生存……

  人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就在消耗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但我们不可能光消耗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谁来给你创造那些要消耗的财富?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创造出多于你自己消耗的财富,这个社会才会有积累,才会有可以共享的知识与财富。阅读就是传递知识的过程,分享知识的过程,分享技能的过程。我们现在是坐享人类这么多年的积累传承的文明成果,一年不阅读,感觉没事儿而已。但如果都不阅读,人类将无法生存。

  我不否认“阅读的黄金时代”这样的说法,至少和我小时候只有可怜的连环画、小人书阅读的时代相比,现在读书的方式、图书的形式可以说是进步太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出版必须适应新的形式。但真正体现数字技术魅力的全媒体出版,并不是简单地把纸质版的图书原封不动地做成电子书,它最大的魅力是把同样类型的图书集合在一起,建成数据库,有主题检索的功能,方便获取知识和学术研究。比如说我们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数据库,假如说输入“国家”这个词,所有关于国家的论述,都会排着队出来,读者可以得到这个概念从起源到现在的一部学术史。另外,科技发展还使我们的图书出版变成了一个知识服务平台,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任何一个对知识有兴趣的人都可能接触到他所需要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为知识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什么叫阅读?不是说随便浏览了一个信息就叫阅读。真正的阅读,是能够利于思维和引发思考的,是能够产生思想火花的。著名哲人尼采说过一句话,所有事情的激情要是都靠外部的刺激来维持的话,那么这个激情不会持续很久。真正的阅读,只能靠你自己的兴趣,对文字的兴趣,对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和艺术的兴趣。有思维活动产生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陈众议(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作为整体,人类从隆古走来,朝未知奔去;作为个体,我们一方面向死而生,另一方面学无止境。正因如此,我们的求知欲往往是所有欲望中最强烈的一种。梁实秋说,即或活到一百岁,也无非三万六千五百天;倘使把这三万多天做成日历,每天撕一张,又当如何?

  这很可怕。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何也?人生苦短。去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因此,无论对谁,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供浪费。这是一层涵义。关乎读书的另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经典,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人看来,《红楼梦》是儿女情长,《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权谋”与“暴力”;《西游记》是神话或童话,与志怪小说几无差别。换个角度看,《红楼梦》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一曲挽歌,是一部宣扬出世的杰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承载了中华文化释道儒之外的另一重要精神:侠义。至于权谋,西方文学没有权谋吗?至于贬斥女性,西方(中世纪)不曾如此吗?况乎二乔、扈三娘等可谓这些作品中最完美的形象。《西游记》则表面简单,实则不然,它对文化和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关键是怎样历史地、理性地、多面地看问题。这就是经典的丰富,也是经典的魅力,是为什么读经典的答案。

  我在不同场合听到的一个大概率的问题:书这么多,孩子们该读什么?是啊,仅我国每年就产出数十万种纸质图书,其中文学作品就有上万种,网络文学几乎不可计数。汪洋大海中取哪一瓢哪一粟至关重要。我的做法是有所读,有所不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经典上。这又牵涉两个问题,什么叫经典,为什么读经典。首先,经典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但主要是现实的;其次,经典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但主要是民族的。经典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时代社会和个人取舍,这也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重读。举个例子,我们说鲁郭茅巴老曹是经典,但也有人说张爱玲、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是经典,但只要将他们置于民族存亡的历史背景,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也就相对明了。

  关于为什么读经典,还需要补充以下几点: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常读常新,这也是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反复强调的。这是由经典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它们不断被时代激活,同时激活我们的心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二、经典对历史和生活作出多重判断,可以成为借镜。三、经典是民族语言传承、发展的载体,同时民族语言成就了经典。它们潜移默化地造就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也是我们思想、审美的基础,是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纽带。

  读书需要选择,需要披沙拣金、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当然,有时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守护经典。所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