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浏览文章

聆听“叶曲”
作者:湖南省 彭秀军 来源:中国百家文化网 浏览次数:4777次 更新时间:2017-08-10

——酉阳桃花源景点游览观感

文/彭秀军  图/吴胜延


  步入大酉洞后,我们一行三人沿着潺潺流水的桃花溪畔前行,观赏两岸田园风景。突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木叶声。出于好奇,我们停下脚步,暂作休息。走近瞧,真有点意思,一栋农舍屋檐上角悬挂一面白色麻布帘,上面印有两个篆书体大字:叶曲。路道旁,一对身穿秦晋服饰的青年男女,正轮番为过往游客吹奏表演“木叶情歌”哩!

  女导游张娅介绍说:“这是我们酉阳民族民间古音乐特色,用木叶谈情说爱,传唱山歌,已沿袭成俗千百年了。”此时,陪伴我身旁的中国著名摄影家吴胜延先生,也摆弄着手中的相机,选择好角度,鼓动我靠近距离,去观赏去聆听“木叶情歌”,并用特写镜头抓拍留影作纪念。

  木叶吹奏起源于何时?据可查资料获悉,早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就有记载:“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桔柚尤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杨柳枝词》中,对吹木叶作了生动的描述:“苏家小女唱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起玉笛声。”

  木叶,是耐看且富有生气的,它们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纤巧,有的状丽,有的叶巧不能辩,叶子兼有红黄紫绿各种不同颜色。就是绿叶,颜色也有深浅,万绿丛中一层层深或一层层地浅,深的葱葱郁郁,油绿欲滴,浅的如翡翠般透明,深浅相间,构成树林中幻丽的世界。

  木叶,是一种天然乐器。只要从树上、草上、禾苗上摘下一片适于振动发音的叶片,把它贴在嘴唇含紧,再用适当的气量一吹,就可以吹奏出各种不同的声调。它可吹出一些鸟鸣声,使人真假莫辩;可伴奏各种歌曲,音调清脆悦耳,高吭激昂,悠扬婉转,十分动听。

  吹奏木叶虽然简便易行,但也有一定的技巧,若要声音圆润,吹奏自如,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须在选叶与用气上加以练习,方可熟能生巧,越练越精。风趣韵味的“木叶情歌”就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媒介。有其歌云:

  满山木叶烂成堆,

  只怕小郎不会吹;

  几时吹得木叶叫,

  只用木叶不用媒。

  这说明姑娘爱听木叶传递歌声,也更爱那个会吹木叶的小伙子。

  山里木叶青又青,

  郎吹木叶试妹心;

  要学画眉常年叫,

  不学阳雀叫一春。

  这是会吹木叶的小伙子用吹木叶方式来试探姑娘的心,同时也说明木叶能吹出逼真的画眉和阳雀的叫声,语意双美,耐人寻味。

  一寸木叶一寸心,

  声声感动两人心;

  妹吹木叶心一片,

  郎唱山歌一片情。

  木叶一叫,回响山谷,有问有答,此起彼落,果然搅动了双方的情思,相互更亲近了。

  高坡种荞不用灰,

  两人相爱不用媒;

  今有木叶传心意,

  胜过床前饮“交杯”!

  一片发声的木叶,变成了“题诗”唱歌的红叶(红媒)。这爱听、爱吹木叶的一对青年男女就如此般配喜结良缘了。

  小小木叶,魅力之大,我在当今酉阳桃花源听到了,看到了,心也醉了! 










桃花源里读“秦简”

——酉阳“桃花源”景点游览观感

/彭秀军 图/吴胜延


走进大酉洞“桃花源”游玩,在陶公祠转弯处一角古玩铺里,货架上陈列有诸多的古玩。当我见到几卷竹书时,即刻产生了极大的浓兴,打开一看,竟是秦简字迹(由当地书法家临摹书写十分逼真),真是稀奇又亲切啊!

我是里耶秦城秦文化的研究学者,老远从湖南赶来酉阳,竟然在“桃花源”里见到秦简(复制品),看到秦简,读到秦简,便与古玩铺的女老板就秦简的一些知识聊了起来。

里耶秦简属官署档案,其纪年时段从赢政当政25年起,也就是统一的秦王朝建立前一年到秦二世元年结束,期间一年不少。这样系统连贯的官府文件,竟然全是用秦隶来书写,没有一篇是用李斯小篆书写的!

李斯小篆的国家标准用处何在?作为重要国策之一的“书同文”政令贯彻力何在?风暴雷霆般的帝国权威难道在文字统一过程中只是一个虚幻的传说?

秦文字有正体与俗体之分,正体为小篆,俗体即为秦隶,从正体演变而来,是隶书形成的基础。小篆多使用于封禅、颁分诏书或铭刻,其使用的场合庄严肃穆;而所谓的俗体─秦隶则主要用于官府日常往来的公涵文牍之中。

后来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里耶秦简的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秦简文字中的许多笔划,特别是撇、捺、竖、点等笔划十分漂亮。这样大量的秦简文字对于研究小篆、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里耶秦简是中国古文字和今文字分水岭,它孕育的就是中国的汉字。

里耶秦简生动直观的向后人呈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实用书写风貌,这对于一直喜欢书法的中国人,意义非同一般。

酉阳桃花源之行,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即游山玩水,又有做点学问之趣,何乐而不为哩!




错误: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