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浏览文章

做儿女的对老人要撑起一把安全伞
作者:山东省 王业书 来源:中国百家文化网 浏览次数:3671次 更新时间:2017-10-23
  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弘孝桥》畔住着普普通通的一户人家。当你脚踏进这户人家时,觉得一阵冻气迎面扑来,身上觉得很寒冷,为什么?你看院内空空,院墙低矮凌乱不堪,几间早年的石头房里住着娘俩,他就是七旬老人张风吉和九十岁老母亲。
  张风吉父亲积劳成疾早年去世。他十三岁挑起家庭的重担,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在他的下边有三个弟弟妹妹都很小,做为长子他咬着牙,挺起腰同母亲拉扯着全家老小。四十年如一日,全家和和睦睦,相依为命。常言说:“天有不则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风吉弟兄四个他是老大,是家庭的顶梁柱。二弟过继给了叔叔,为三弟和四弟还有两个妹妹受尽千辛万苦,拉把成人,都给操办成了家。没有想到恶运临头,四弟做生意从车上摔下来而死。相继两个孩子也得急病去世,四弟媳也改嫁他人。大妹妹不久也过早的死去。张风吉就这样忍着内心的痛苦至今也没有成家,失去了成家的大好年华,他为亲情奉献了终生。他这种“明德惟馨,年高德勋”的精神,乡亲们声声称赞。
  张风吉年复一年冬去春来,四十年陪伴老娘。现在老人家弯腰驼背不能干活,是张风吉不停的为老娘操荣,吃、喝、穿、用,样样不缺。老房子下雨漏水,他把老娘住的几间房子找人修好,使老人安全放心的住着。
  当我在房门口坐下来的张风吉谈话时,房子里不停的传来老人的唠叨声:“我儿子好,我有个好儿子,我什么都不缺,我想吃什么就给我买”。老人家的肺腑之言说明一个道理:“中华美德,以孝为先”。张风吉经常给人讲一句话是:“供神、供菩萨、不如好好伺候老娘,我要让老娘晚年多享几年福。做儿女的应该为老人撑起一把保护伞”。这话说的太实在,太到位,这就是真理。记住吧朋友:“为人当子孝,天经地义”。
  有一次,我在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国家森林公园《大峰山》游玩,在回来的路上,慢步走着,就信马田缰的钻进一条弯曲的街道。顺着路不由自主的往前走,在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身体很健壮。老人家用憨厚的语言给我搭上话:“大哥,这里坐坐歇歇脚再走”。于是我顺着她的话来到老人面前。老人顺手拿了个小板凳递给我。我接过板凳说了声:“谢谢”就坐了下来。
  迎面三间漂亮整洁的房子印入我的眼帘。我好奇的问老人:“大娘,您们家几口人?这房子盖的很讲究,很不错”。老人家欠了欠身子用手指着房子说:“这是我抱养的女儿给我盖的。老了,老了,没想到得了养女的继”。没等我问话,老人向开了闸的口子,不住的倒出了心里话:“我丈夫姓付,四十岁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我也不怕笑话,我这一辈子不解怀,也就是不会生孩子。就抱养了个女儿,当时才三个月,起名叫付冬梅。不久,丈夫去世。从此后和小冬梅相依为命,苦度光阴。那个时候日子过的很紧,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点好吃的留给小冬梅,孩子小我一口一口用嘴嚼碎嚼细,嘴对嘴的喂养她。就这样苦日子熬了一冬又一冬,过了一春又一春。十八年啊,十八年千辛万苦,十八年伤心落泪。终于熬到了头,付冬梅已经长大成人。现如今社会这样好,党的政策又好,女儿也找到工作,又找了个好女婿。常言说的好:”一个闺女半个儿“,我这闺女能胜过亲生儿子。看他们小两品情投意合、相爱如宾。两个人都在长清区上班。隔三差五就回来一次,回来时大包小包一大堆。我这老婆子也不懂什么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她们拎回来我就吃,就用,该享受就享受,不能伤了孩子们的心。老人家不等我张嘴,又接着说:“你看俺冬梅回来,拉着我的手叫我坐在椅子上,倒上一杯热茶说:“娘,您歇着,今天我给您老人家做几个可口的饭菜”。说着他们小两口有说有笑。不多时一桌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闺女用筷子夹一块鸡放到我碗里,女婿夹一块肉放到我碗里,我看看闺女,又看看女婿,我这心里可高兴哩”。

  老人的肺腑之言,使我浮想联翩,地道出一个真理:“养儿就要报母恩”。不管是亲生的,或是抱养的,母亲的乳汗浇灌你成人,都要永远牢记母亲的恩情。我们做儿女的就应该为孤独老人撑起一把安全伞,让老年人晚年幸福安康。



上一篇:逛代村“兰园”小记
下一篇:云雾华山
错误:45009错误: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