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京揭晓,18部(篇)作品获此殊荣。其中,小说7部;诗歌1部;童话5部;科幻文学2部;儿童绘本2部;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1篇。
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此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工作。7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宏森在讲话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本次评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是文学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张宏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过去四年里,文学界、出版界、教育界齐心协力,大力推动新时代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格外活跃,涌现出一大批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彰显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组织本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要总结回顾四年来全国儿童文学创作成就,评选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推荐给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以及广大家长和教师等群体,真正满足新时代少年儿童精神文化需要,真正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张宏森强调,希望评奖委员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遴选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有利文化条件;要坚持质量为本,保持细致的观察、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和审慎的态度,准确把握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态势和崭新样貌,以具有高度专业共识和广泛社会美誉度的评奖结果,引领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和阅读风尚;要严格标准、秉持公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部参评作品,坚持从作品出发、用作品说话,让评选结果经得住读者的检验,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结合儿童文学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对《评奖条例》和《评奖细则》作了进一步修订,力求程序更加规范严谨,确保评奖导向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新修订的《评奖条例》新增“儿童绘本”这一评奖门类,以适应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发展的新要求。评奖委员会委员在中国作协机关党委(人事部)监督下,由评奖办公室从评委专家库中抽取,由中国作协书记处审核同意后聘任。
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公开出版和发表,出版和发表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符合评选体裁、门类要求的儿童文学作品。参评作品征集工作于今年4月11日启动,5月31日结束。在6月15日至29日期间公示后,最终确定725部(篇)参评作品。经过评委会集中阅读和讨论后,7月22日投票表决产生36部(篇)初选作品。
7月2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会议现场,评委会在国家公证机构的公证下进行最后一轮投票,庄重、严肃的计票环节结束后,吴义勤宣读投票结果。张宏森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宏森向参与本次评奖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表示,希望此次评奖结果产生充分而积极的效应,满足少年儿童高品质阅读需求,积极回应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的现实关切,推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繁荣发展,不负社会各界的期待和信任。
集中评审期间,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邱华栋,副主席阎晶明,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李一鸣、何向阳出席相关会议。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并列为中国作协主办的四大全国性文学奖项,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
据悉,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将于今年11月在湖南长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