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浏览文章

炎日晒趣(外九篇)
作者:广东省 李志强 来源:中国百家文化网 浏览次数:6947次 更新时间:2019-09-30

时近大暑是一年最热的几天。俗语云“小暑大暑,有食懒煮。”是说天气酷热致使人们饭都不想吃。据悉,刚过去不久的今年718日,气温录得广州番禺高温达39.2度,市区也达到38度,为近年广州高温天气之最。当时烈日下的马路上热浪迫人,如火烤一般,人们一般都躲在空调房内不想出门。然而,许多人出于工作职责或维持生计的需要,照样顶着烈日在高温下奔忙,构成一幅炽烈的盛夏羊城风情画卷。笔者当日中午在上下班途中看到,许多靓女身着吊带短裙,戴着墨镜,有的边走手里还边拿把秀珍电扇吹着;连不少大男人也撑着遮阳伞候车或赶路……再看,那些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公交车司机、送外卖小伙和快递小哥等人员,仍如往常,抖擞精神,一丝不苟地出力流汗干活。印象最深的是笔者与其擦身而过的男女清洁工,穿着短袖工作服,露着黝黑的胳膊,有条不紊畅快地清扫和搬运着街头路面的脏污垃圾;其中有人连帽子也没戴,面带微笑迎向路人,令我感慨良多!

次日一早,醒来打开手机,微信文友圈里晒出一篇署名“热不死”的作者晒出的《沁园春.热》:“炎夏风光,千里清蒸,万里烤焦。望城区内外,火流滾滾;江河上下,热浪滔滔;室里桑拿,汗如泡澡,躺倒恰似铁板烧。上街道,瞅短裙吊带,分外妖娆。气温如此攀高,引无数美眉竞露腰。让机关领导,更重环保;基层群众,植树培苗。共识形成,绿色发展,秀水锦青山扮丽朝。待来日,看风调雨顺,春色多娇!”阅后不禁嬉然一笑。

随后,又发现一位署名“艺海风帆”的文友晒来一副对联:“月有清凉,常羡嫦娥何畅快;时虽酷热,谅无后羿敢胡来。”其解释曰:该对联格式为十一字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说,在盛夏难当之时,想到了清凉的月亮,嫦娥在上面可以免受烈日熬煎,应是何等畅快和快乐。下联说,虽已是盛夏最热之时,但太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太阳便没有人类,没有生命,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们只能想办法去避暑和适应环境;且大小暑一过,秋天很快就会到来,凉爽的日子很快就会重现。天有四季,春夏秋冬往返不息,最热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相信无人胆敢像后羿一样把太阳射下来。而且后羿射日是因为当年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也只射了其中的九个,保留了赖以生存的一个太阳。该联引用嫦娥后羿的典故并涵盖人生哲理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并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联中“嫦娥”对“后羿”,“清凉”对酷热”,“畅快”对“胡来”,“常羡”对“谅无”也较为工整,颇具生活气息,是用典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一种创作手法。

笔者知道,“艺海风帆”的实名是孙幼明,为中国楹联联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楹联联学会常务副主席;该文友还擅画牡丹,有牡丹王子之称。想到自己也是中国和广东楹联学会会员,便和了他一联晒了过去:“上联:对写暑炎,常羡高才何其快;下联:联含典故,料为王子信手来。横批:即席点赞!”对方片刻回复:“上联:对写暑炎,常羡文才高铁快;下联:联含典故,料为王子座机来。横批:即席点赞!” 笔者将其回复的对联改了一字,再加一问句,又复:“上联:对写暑炎,常羡文才高铁快;下联:联含典故,料为王子坐机来。横批:即席点赞!这样或亦可?”对方答曰:“我改的只是平仄,你再填词。”看来是对此修改表示认可。笔者早已意识到,自己撰写的原联上联中的“其”字和下联中的“手”字,不符合楹联通则对对联用字平仄声调的要求。不过即席撰联未加推敲,犯点小错在所难免;改了就好。

呦,话不宜扯得太远;言归正传。近日无论街头上所见,还是手机上所闻,均表明如今时代不同往昔,炎炎赤日,难耐酷热,晒不倒履职人员躬行职责的意志,反倒晒起人们生态环保的意识。同对,许多人还照样晒出一种淡定、风趣、幽默和乐天的情调与品味。这实属难能可贵。好也!



露  网

邝 信

    “苟四,上茶!”刚开馆门,苟四老板就听到这如雷贯耳的吆喝。“好的!好的……”苟四一叠连声应答着。忙不迭亲自向来客奉茶,外加茶点。

    来客孔八,是这街镇上的地头蛇,大家都叫他孔爷,街面上的商铺都要交保护费给他。苟四就在这条街上开茶馆;孔八以往每隔几天就来这茶馆里光顾。前些日子,公安打黑除恶风声紧,苟四好久没见过孔八的影子。没想到今日刚开馆门,就碰上这个冤大头。想必,打黑除恶风头已过,那巡街的警察也已撤走,这条漏网的“大头鱼”又冒头了吧。苟四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孔爷,这么早啊。”苟四的笑容好似外面那刚露头的阳光。“早你个屁啊。”孔八伸出手里铁打似的“警棍”朝苟四的胯部一敲。“是的,是的。”苟四连连点头。“呸,你这茶怎么这么没味啊。”孔八啐了一口,摔了茶杯。“见谅,见谅,孔爷我给您换一壶。”苟四知道孔八的脾气,顺着来只图息事宁人。

另一种茶又上来了,壶口袅绕着热腾腾的烟。孔八慢慢饮着茶。

“老板,上茶。”店里来新客了。苟四赶忙迎上去。“上什么茶,给我走人!”孔八吼道。馆里顿时鸦雀无声。苟四赶忙对着两位新来的茶客赔笑脸:“客官,不好意思,这位大爷今天将茶馆包了。”还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两张钱钞分别塞到来客手里,算是赔礼道歉。屋里又安静下来,只有孔八饮茶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孔八又开口了:“今天孔爷很不开心,你能不能让孔爷开开心。”“好,好,我陪孔爷喝几盅。”苟四赶忙准备酒肉。孔八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还是显得郁郁寡欢。忽又说:“我们两个喝太没意思,不如找个有意思的人儿。”深知孔八好色的苟四立马想到了那过去常来陪酒的靓女:“我这就去给您请阿凤。”孔八放下酒杯:“那有什么意思,怎么没见你馆里新员工金花呢,叫她出来陪我孔爷喝两杯。”“员工从来不陪客的。”苟四说。“我听说她长得比阿凤水灵十倍。” 孔八说,“我今天就是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水灵法。”苟四没动。“叫不叫?”孔八提高了声音。苟四无奈,从里间叫来了金花。孔八一看,两眼放出光来,立马站起身子招呼:“快过来,快过来,陪爷喝几盅。”“我不会喝酒,请放我一马吧……”听到金花这哀求般的声音,站在旁边的苟四急忙端起酒盅打圆场:“金花确实不会喝酒,我代替她喝!”

“你滚开!”孔八操起搁在桌上的“警棍”朝苟四捅过来……

“哐啷! ”“警棍”应声断成两截,掉落地下。

孔八一脸惊愕,怎么也没有料到,金花扬起右手一劈,便削棍如泥;随即尴尬笑道:“呵呵,酒后开个玩笑,何必较真,我,这就走了……”

“你走不了啦!”金花厉声大喝,从口袋里亮出一张小“牌牌”。

“你?便衣条子!” 孔八一个激灵,被金花一把扭住,束手就擒。

上述故事发生不久,这家茶馆关门了。其原因不明,据一些街坊传说,是因为苟四胆小,生怕惹出事来。

(注:条子,系黑社会以及港澳地区某些人对警察的称呼)


等着你回来

邝 信

    夜深人静了,村头一间三层新楼的一楼朝南的窗户里还亮着灯。

    秀妹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个相框,相框里一个西装革履、衬衣领下系着红底起黄花纹领带的英俊男孩正搂着身穿洁白婚纱的她甜蜜地微笑,他是秀妹新婚不久的丈夫大崑。秀妹和大崑从小青梅竹马。秀妹的爹走得早,娘身体又不好,家里多年来得到大崑和他爹妈的关照帮衬。经过近8年的爱情长跑,秀妹和大崑喜结良缘。婚后,秀妹每天做好晚餐就在家等着在镇上工作的大崑回家一起吃;大崑每天下班后都早早回家,如果有事回不了平时那么早,也会打手机预告,秀妹就一直等着他回来才动筷子。可这晚却例外,左邻右舍窗口的灯光相继熄灭,大崑还没回来,秀妹打他手机也不接……秀妹上下眼皮开始打架了,只得将相框放在床头柜上,正准备关灯,突然听到有人开厅房入户门的声音,秀妹连鞋都没穿,赤脚来到了厅房门口,一把搂住迎面而来的大崑,娇嗔地问:“崑,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搞什么鬼去了啊?”大崑低着头,嗫嚅了半天才说:“秀,我犯人命案了。”秀妹身子一抖,跌倒下去。大崑紧紧抱住她。秀妹睁大惊恐的眼睛,盯着大崑:“崑啊,这是真的?”大崑一下跪在了她的面前,坦白出犯案的经过。原来,大崑的单位里有一个同事朋友,在外面受了恶人的欺负。和几个哥们这晚去为这位朋友打抱不平时,大崑使劲儿推了对方一把,本只想教训他一下,没想到那人往后一倒,后脑勺正砸在一块尖尖的石头上……

大崑流着眼泪说:“秀,我只是回来看你一眼,我得连夜离开。你手里还有钱吗?”秀妹定了定神,搀起大崑,把他按在一张椅子上:“崑,夫妻之间何必这样。你还没吃饭了吧?先别急。我去把留给你的饭菜热一下。”一边转身往厨房走。大崑起身拦住她:“秀,我不饿,快把钱拿出来给我呀,今晚必须马上走。”

“哦,真不巧,我手里的钱,昨天刚到银行办了理财产品,一时半刻哪能取得出来。”秀妹在原地愣了好半天,似乎猛然想起什么,“哦,那次我表舅儿子结婚办喜事不够钱,托我向你借过五万元给他。他最近说过要来还钱的,我现在就去找他要,你在家等着吧。”

“不,我和你一起去。”

“你看你这身衣服,脏兮兮的,还被撕扯烂了。快去换身干净的,免得别人生疑。”趁着大崑去卧室更衣,站在厅里的秀妹拿起手机,轻声和表舅沟通……

大崑更衣出来,秀妹便和他一起往表舅家赶。到了。刚跨进表舅家门,大崑便被几名冲上来的警察却扭住。

警察押送大崑出门时,大崑怒视着表舅说:“我真没想到你会恩将仇报!”

“不,这是我的主意。”秀妹抽泣着代为答话。大崑睁大眼睛盯向秀妹:“我更没想到你会落井下石!”

秀妹一下瘫坐在门框前,泪流满面地喊道:“崑啊,好好改造,秀妹会一直等着‘水落石出’,等着你早点回家来!”


警示(微小说)

邝 信

独居孤老吴大爷养的那条名叫“满儿”的狗无疾而终了。吴大爷深感悲痛,但他具有低碳环保意识,心里盘算好把满儿火葬,而后用骨灰植树,让它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

吴大爷来到房屋后山落实自己的盘算时,满儿在火中越烤越香。他被那香味儿醺得迷迷瞪瞪,身不由己地走回屋里,找出一瓶酒水,一双筷子,重返香喷喷的满儿身旁。正要畅饮,品肴,忽然觉得心头一阵砰砰直跳。

莫非是初心对主人的警示?

吴大爷如梦方醒,赶忙把酒水洒到地上,筷子丢进火中,然后,依照自己当初的盘算,一步步落实下去……

妈妈爱穿制服

邝 信

我妈妈是一位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广州老兵的军嫂,其丈夫退役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地方工作岗位上因公牺牲,她老人家便成了老兵遗属——其实,我这里所说的妈妈,并不是生我的妈妈,而是生我妻子的妈妈。自和妻子结婚那天起,我就把妻子的妈妈从“阿姨”改喊成“妈妈”,后来生我的妈妈因病走了,我妻子的妈妈更成为我唯一的妈妈。

打从我和妻子结识拍拖起,我所见到的妈妈总是穿着一身旧制服,只是制服的式样常有翻新,有时是军人服装,有时是警察制服,有时是铁路职工制服,有些制服上还打着补丁。这似乎和当初为我和妻子建立关系牵线搭桥的红娘介绍的情况不一致:她说,女方的妈妈是一位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妇女。家庭妇女为什么穿制服?当然我也不好意思细问。只能听妻子在交谈中说起妈妈时自然而然地娓娓道来……

妈妈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乡村;爸爸是安徽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大军南下时和妈妈结识成婚,后随军到祖国南大门广州。当时没什么文化的妈妈也曾向爸爸表示想找一份工作干干,爸爸回答,我看你还是在家带好孩子,当我的后勤支持我干好部队工作吧。妈妈服从了穿军装的爸爸的安排,几十年如一日,亲手把生下的一男二女一个个拉扯大,把全家的一日三餐烹煮安顿好,还学会了一手好针线活,自己动手缝补制作衣服只是小菜一碟……其间,爸爸服从组织安排,从部队退役到地方公安战线工作,开始穿上了警服,妈妈就开始穿上了经自己缝制过的爸爸的旧军服;后来,爸爸服从组织组织分配,从公安战线调到广州铁路战线工作,开始穿上了铁路职工制服,妈妈除了穿爸爸的旧军服,也穿经自己缝制过的爸爸的旧警服;再后来,爸爸在铁路战线为保卫旅客光荣牺牲,成为烈士,妈妈除了穿爸爸的旧军服、旧警服,还穿经自己缝制过的爸爸遗留的旧“铁服”。这三种服装交替着轮流穿,一年四季,寒暑易节,那份执着,那份坚守,从来没有改变过。不过,穿得最多的还是军服。

邻居街坊背面当面都有人笑妈妈土里土气,哪里像个军属、烈属;对妈妈穿这身服装,妻子和她的兄妹开始也觉得在别人面前没有面子。妈妈总是回应说:我这辈子没当过兵,可我最看得起军人;我这辈子没穿制服上过班,可我好羡慕穿制服上班的人。我穿老公穿过的衣服,才更像个军属、烈属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从军服役20多年后离开部队时,特地给妈妈捧回一套明显比她身材超大的崭新军服。妈妈双手接过,眼泪夺框而出……当妈妈穿着那套崭新的军服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不由得一愣:那崭新军服上,领口、袖头、前襟、后肘、膝下等“关键”部位,都打上了大大小小的补丁!

“你爸爸留下的军装,都被我穿烂了。看到我那大惑不解的样子,妈妈笑着解释,“你这套新的,这样一改,就可以多穿好多年呀!

站在一旁的妻子,心直口快:“这多难看!您是思想观念保守,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

“年轻人在新牛仔服上开那么多烂口子,没人说难看,我把新军装补得更结实耐穿,反倒难看啦?”

看来,妈妈不是思想观念保守,而是另有眼光!

如今,妈妈已过九十,身上还穿着军服。


收官的义务理发

邝 信

老孙虽然贵为公司的老总,可只要得闲,还时不时亲自动手,为手下的员工理理发。原来,老孙的老爸是一位理发师,老孙从小耳濡目染,从老爸手里学会了这门手艺;老孙在求学年代,还时常利用课外时间帮学友们义务理发,更历练出一手理发好工夫。老孙到公司就业后,依旧时不时利用工余时间帮工友们义务理发。老孙从公司的员工、中层干部一直做到一把手,也没有中断帮人家理发。通过理发,老孙不仅拉近了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距离,而且名声在外。

这天,上级机关领导来公司检查工作,完成正事后半开玩笑地要求老孙帮忙理个发。老孙立马拿来理发工具,遵命行事。其间,老孙的手机铃声三番五次地响起,老孙一律拒接……

上级领导刚刚满意地离去,老孙的手机铃声又向,掏出手机一听,“老爸不行了!”小妹哭泣声似一道闷雷,把老孙惊得目瞪口呆。

老孙急忙赶回老家,老爸已经走了。只见他那布满沟渠般皱纹的黝黑脸盘上,眼皮没有合上,花白的头发蓬乱地翘在脑壳上,似乎带着某种遗憾。

“老爸,您的儿子回来啦……”老孙哭喊着跪倒在老爸的遗体前,伸出手去由上而下抚抹老爸的眼睛,可是那眼皮还是合不拢。

老孙浑身一颤,突然想起,半个月前,他回来看望老爸,离别前老爸说想让儿子帮自己理个发,可老孙因为要赶回公司布置安排迎接上级检查,就回应老爸说:公司有急事,这次来不及了,下次回来一定帮您理……

这么一想,从来没有给自己的老爸理过发的老孙,立即找来理发工具,双膝跪在老爸身边,神情专注地为老爸理起发来,先用理发推子推,推完再拿剪发剪子剪,剪毕又端来温水,手握梳子蘸了温水,把老爸的头发梳理得一根根光光滑滑,井井有条。老爸终于安详地合拢了眼皮……

老孙这样给老爸发送终后,再也没有拿起过理发工具。他的义务理发历程就此收官了。


问涌哪得清如许

新 竹

广州市越秀区境内的东濠涌,宽7—11米,全长约5公里。今时的东濠涌发源于白云山下的麓湖,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在江湾大酒店旁注入珠江;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

时值初夏,笔者漫步于东濠涌畔,走上其北端的小北桥,但见一片片葱绿的叶子迎风摇曳,一朵朵绽放在阳光下的紫红色鸡蛋花煜煜生辉。由此向南,堤栏护着一条不宽而弯弯曲曲的东濠涌。涌里内流水随风荡漾,波光鳞鳞,一颗颗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安卧水底,还有少数石头半露在水面,一条条鱼儿戏耍于石间,构成一幅恬静欢快的画面,与附近喧闹的马路形成极大反差。顺着水流,涌体横跨着一道又一道由石头砌成的拦水坝,水流冲力造成一帘帘小瀑布,产生着轻柔的哗啦啦流水声,和合着鱼儿迎流击水、逆流而上的节拍,奏鸣着欢快的歌儿。不觉来到月溪桥。桥上,一棵花树开满了黄色的鸡蛋花,似乎正展示着她那傲矜妩媚,在与不远处那棵红色鸡蛋花争相媲美。再上状元桥。瞧见那校舍位于东濠涌东岸的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的学生们,正在桥上有说有笑,你追我赶,一张张面孔绽放着奋发向上的青春的活力,洋溢着“状元桥边考状元,状元桥上走状元,桥桥是道”的乐观自信。从此处穿过后一拐弯,可拾阶而下,到达由堤边小道和涌中梅花桩石墩连接而成的亲水道。走在亲水道上,可近距离观赏到水草正呈波浪状摆动,偶尔见到小鱼畅游其间,水边零星生长着一小片一小片美人蕉,绽放着粉红、黄色的花朵,与紫色穗状的再力花一起,丰富着涌道的色彩。看,不远处的那座为两岸人家架起的拱形铜关桥,与清清涌水中倒影形成一座圆孔桥,浑然而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似的优美画图。令人不禁想起“问涌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名句,心头涌出“问涌哪得清如许?源头活水来自何来”的探究欲望……

历史上的东濠涌是珠江的一条从白雲山長腰岭流下的山溪水河道,千百年来一直是养育广州人民的母亲河 (100年前珠江的海水咸味重不适合饮用)。原来的东濠涌,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文溪,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涌宽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时仍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此外,东濠涌尚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史料记载,1500年前的唐代,在东濠涌上游的小北地段北帝庙下的洪桥街道建了岭南的第一座贡院;至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李士桢将这座经过千年使用已十分破旧的贡院,搬到该涌中下游交通更方便的承恩里,征民宅50亩地重建为两广贡院。然而,时至近代,由于白云山森林破坏,致使甘溪、文溪水源逐渐干枯;涌底淤泥高积,其竺横沙涌口,船只杉排罗列,阻碍水流,下游桥梁5座,桥孔狭窄,排泄不畅。如遇暴雨兼涨潮,便宣泄不及,导致洪涝。加之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东濠涌流域的城市化大步发展,该涌上面建有东濠涌高架路,以疏导广州市中心南北交通的压力,其作为广州历史上旧城的护城河,已风光不再;特别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久不清疏和居民侵占,涌道日渐浅窄,水质污染,鱼虾绝迹,而成为一条以“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温床、“六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死角而闻名的“旺地臭水沟”。河涌两岸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严重,不少家庭常年不敢打开窗户。

世事沧桑。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政府以迎接亚运会为契机,对东濠涌河道开展九大整治工程,着重对东濠涌中北段进行综合整治,其内容包括河道堤防、调水补水、排水管道、道路桥梁、交通疏解、房屋加固等,工程造价约4300万元。采取雨污分流、净水补水、景观整饰等方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恢复河涌原生态,再造广州“六脉通渠”的文化特色,并在遵循河涌生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恢复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唤醒广州的水城记忆。与此同时,通过挖掘水文化、桥文化、石文化等人文历史内涵,设立以河涌为主题的博物馆和治水碑记来展示河涌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和老广州的风俗人情,从而实现“水清、岸美”,让市民可“见水、戏水”的整治效果,使该涌“堪称典范的亲水生态休闲文化走廊”。

综合整治后,东濠涌终于“旧貌变新颜”。那奔涌而出的清清东濠涌水,辉映着涌新时代两岸楼房堂舍并排,市民安居乐业美图丽景:清早,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打破了涌里的宁静。涌边有人跑步,有人溜狗,有人出门上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下午,“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响起,打破午后的闷热。涌边有些老人玩起麻将,有些老人下起象棋,有些老人正在垂钓,享受着宁静的午后生活。晚上,一曲曲广场舞音乐响起,搅动涌里的虫叫蛙鸣。涌边有人散步,有人聊天,有人涂鸦,更多的是中老年人在跳广场舞,分享着一天的快乐。在东濠涌上空,城市的高架桥像巨龙盘旋穿过,游走在涌边楼群间,横跨在涌面上方,有的地方交叉,有的位置重叠,空中、地上、水面三位一体,使有限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这东濠涌岸上,还有一条沿着涌流向南延绵的绿道呢!绿道边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花草树木,占据着各自生态位置,不断向上生长,以求追逐阳光;不断向下生根,用以吸收养分,为各路行人吐露芬芳,为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绿道的此一节,细黄的小琴丝竹与绿葱葱的蜈蚣草相衬托;彼一段,精致的小花坛与粗壮的大乔木相搭配;那一片,形态复杂的小灌木与随遇而安的藤本植物相缠互绕,让人充分感受到南国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再瞧瞧,那一棵木棉树干笔挺,像一位身姿挺拔的英雄;那一棵榕树形态婀娜,像一位迎风起舞的美女;其巨大的树冠被阳光穿透而过,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小林窗便显现在人们眼前,斑驳迷离,耀眼夺目。绿道上,那一排兰树正争先恐后地开出花蕊,虽形态素雅、色彩淡白,却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驻足。兰树下的黄蝉花也不甘落后,虽无法散发浓郁的芬香,却以其规整的喇叭状、纯正的金黄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栅栏、墙头、屋顶上,藤蔓千枝万条,你缠我绕,遮墙过壁,霸占一方。那白色花瓣里吐出红花蕊的是龙吐珠,那结出带毛刺果实的是喙荚云实,那结满一簇簇粉红五瓣小花的是五梭子花,均于高空处唱起了节令的赞歌。绿道上最多见的还是艳山姜,其花一大簇一大簇,形如穗状,色泽白润,在阳光照射下晶莹通透,美丽大方。一路走来,绿意盎然,繁花频见,饱览“花城”风采,令人顿生“鱼跃涌更幽,花红树犹绿。置身画境中,道深不知处”的感觉。

和绿道挥手告别,趁大好晴日之兴,站在东濠涌边,抬头仰望,那高架桥与楼房缝隙间像是开出了一口天窗,可见一块蓝天,时而有朵朵白云飘过;远处,那一幢幢摩天大厦耸立云天,方觉自己乃身处新时代的大都市之中。


我的爹爹是“一把手”

新 竹

小时候的我,提起自己的爹爹,心中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和尴尬。因为爹爹时十里八乡有名的“一把手”。而这,不是因为他是哪个单位或家庭“说了算”的“一哥”,他一辈子都是一个普普通通连斗大的字也不识半口袋的小人物,在集体中连一个副手也没当过,在家里也主要看我娘的眼色行事;他的“有名”,是因为他是一个残疾人——只有一只右手。当年我和别人打架,起因大多是别人叫我爹爹的外号。

我中学毕业跨入军营后,写给家中的第一封信,是寄给出嫁在与我家只有一个山坳之隔的姐姐的,信中对娘的问候相当具体,对爹爹的问候大多是一笔带过。然而,姐姐回信说,当她回娘家把我的信读给爹娘听,读到我问候爹爹那一句时,爹爹禁不住热泪纵横。这时,我的思乡思亲之情瞬间暴发,不禁捧着信躲在营区外痛哭起来。真让我意想不到:在家中爹爹时常对我说,你呀,走得越远越好,我才不会想你呢。从姐姐的回信来看,原来爹爹的情商竟这么丰富!此刻,我又联想起爹爹的许多长处来,爹爹虽然残疾了一只手,可是很能干,从耕地、耘田、育种、播种、收割、除草、搭稻草垛,甚至缝衣做饭,哪一样都难不了他。我百思不解爹爹一只手是如何学会这些的。这兴许和他“一把手”的来历有关吧?在旧社会,爹爹给村里的地主当长工。那年秋收后地主要爹爹在禾场上搭稻草垛,不想那稻草垛越搭越高,而给他当下手的是一个童养媳,搬不动梯子,眼看天色已晚,无奈,爹爹只好撑着一条十多米高的竹杆往下滑,一不小心从稻草垛上倒栽了下来,把左手给折断了。解放后,穷人翻了身,人民政府把地主的房子田地一部分分给了我爹爹,那位童养媳也获得了自由,嫁给了我爹爹,后来成了我娘……爹爹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又大过我娘十几岁,有些占了便宜,便事事让着我娘,所以在家当不了真正的“一把手”,可是,干起活来,却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

让我进一步认识爹爹,还是我当兵三年后春节回乡探亲,走亲访友到一位老伯家中,听老伯说,你爹爹虽然只有一只手,但很能干。有时表现出来的犟劲,是许多人做不到的。接着讲起一件关于爹爹的往事。一次,刚成立不久的生产队评工分。一个身强力壮的大人劳动一天评十分。可是,生产队长李二牛对爹爹说,你干一天活只能评五分,原因很简单,一只手只能干别人一半的活。不服气的爹爹也讲不出有什么道理,只是提出别人两只手能干的,他就一定能干。于是李二牛就出了一道难题考验爹爹,他指着一对大水桶对大伙说,如果“一把手”能把两只空桶从井中打满水再拉上来,就可以评“满分”;当然,打上来的水和别人打上来的水要差不多。爹爹二话没说,立马开始用一只手从20多米的井下一次打两桶水。打水时,爹爹先用右脚踩住绳子头,一只手拉起绳子,一点点向上拉,拉起一节,就把这节刚拉上的绳子踩在脚下,就这样反复拉,反复踩,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爹爹硬是用一只手完成了正常人用两只手都难以干完的活,把装得满满的两桶水打上来了。爹爹最终赢得了应得的十分;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手板上冒出了一道道血红的裂纹,回家后痛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老伯告诉我,其实,对于多数人来说,叫我爹爹“一把手”,并不是一个瞧不起人的外号,而是一个带有佩服意思的玩笑。爹爹本人对别人叫这个外号也从不在意,总是爽爽快快地“呃呃”答应。 

往后发生的事情,让我更深地验证和领教了爹爹的犟劲。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爹爹得知我妻子为他生下一个七斤八两的小孙子,高兴得从三十里外的乡下赶到县城的医院,给小孙子送上一个他亲手缝制的装有10元钱的小红布包。爹爹还随身带着一大把面值一分的硬币。当天我打算拦一辆后面带拖斗的手扶拖拉机带妻子回乡下的家中休养,爹爹却非让我亲自用送公粮的独轮土车把妻儿推回去,说这样走在坑坑洼洼的泥土公路上母子最平安,还说他已经换好了硬币,每过一个桥梁或溪沟就扔掉它一个,这样小孙子就不会遭灾生病。虽然我知道这是一种不可信的旧习,但为了让爹爹高兴,只好照此办理。如今,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怎么推过那么远的路程,可经常晕车的妻子闲聊起这事时,总是自豪的说,那是她一生乘坐的最稳当、最舒服、最有安全感的一次专车!

    还有一次,我从家乡来信中得知年事已高的爹爹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都摔肿了,便请假回乡探望。待我赶到千里之外的老家时,爹爹的腿已经消肿,可走起路来仍旧不怎么灵便。我离别家乡时,爹爹拖着他那不灵便的腿坚持把我送到离村三里外的捞刀河渡口。途中我三番五次劝他回去,他就是不肯。直到我坐上渡船,缓缓地离岸驶向对岸,爹爹还站在渡口的堤岸边,使劲地挥动着他的那条“一把手”……

如今,爹爹已经离开我二十多年了,每当回想起爹爹,我就会联想起他那“一把手”的外号;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个外号非但不再使我感到遗憾和尴尬,反而增添了我心中的景仰与崇敬。爹爹成了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一位独居残疾老兵的沧桑人生

邝 信

80高龄的马秀龄阿姨,现独居广州市海珠区得胜岗,是一位右大腿三分之一以下被截肢的重残退役老兵。最近,笔者通过一位经常登门为马阿姨服务被评为“广州好人的”的志愿者之口,了解到马阿姨和她的丈夫的沧桑人生,进而结识并采写了其人。

马阿姨19403月出生于杭州市,19559月考入当时隶属国防部的北京气象学院,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部队大专院校的军人学员。数月后,该学院转而隶属国务院,学员们也随院退役,继续学业。马阿姨在校学习期间积极追求进步,195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广西气象台工作。1965年,经人介绍,和老家杭州市一位姓金的中学教师喜结良缘。这位金老师出生贫苦,青少年时期被侵华日军抓去,送到研制运送细菌武器的部队当童工,干着往蒸汽机火车头炉膛里加煤的苦力活,结果感染细菌患上腰椎结核病。解放初期,小学毕业的他因病无法上初中,只好大胆给毛主席写信求助,不久中央人民政府给当地政府回信,指示给其免费治疗。于是,金老师被送进医院在腰椎上安装了钢板,出院后读完中学,考入浙江师范学院……1966年,马阿姨被调到杭州市轻工业部门工作,结束了与金老师牛郎织女的生活。夫妻先后生有一儿一女(现都在杭州市工作)。1971年,金老师因旧病复发逝世。

此后,马阿姨经历了18年之久的“单身”生活,经热心的红娘牵线,于1987年结识广州外贸部门的离休干部赖安定老人,经历两年的黄昏恋,俩人在1989结成连理。其时,马阿姨50岁,赖安定老人70高龄。

赖安定老人何许人也?这,还得从头说起。赖老祖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182010月出生,童年时代即随父辈漂洋过海远赴马来西亚谋生,1937年正在新加坡上高中时,遵照其父母嘱托回国抗日,在蕉岭继续完成高中学业后,于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参训队,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粤北第一军打日寇;1940年再度上黄埔军校第十九期培训,1943年毕业不久,被安排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的编译室工作。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南下时,身为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中校参谋的赖老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我军攻克广州前夕,为我攻城部队指挥官向国民党守城部队高级将领送交过奉劝其弃暗投明保护广州重要建筑的密信。广州刚解放时,赖老被安排进入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兼管的广州市军管会,半年后被派往广州海关担任英语翻译工作,后来调到外贸部门当科长。1957年,赖老因所谓“历史问题”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和公职下放到三水农场劳教,与原配妻子离婚;1960年调回广州在解放南路干街道工;在“文革”期间的1967年,被下放到蕉岭监督劳动,后来又因其赞扬党的八大正确路线而被关进监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春风,党的政策逐步落实,赖老头上的右派帽子被摘掉,“历史问题”被澄清,恢复其党籍,在广州外贸部门享受离休干部的待遇。马阿姨和赖老婚后不久,户口即从杭州迁入广州,结束两地分居,老夫老妻享受了近二十年相濡以沫的幸福时光。令人遗憾的是,200811月,赖老以时年98岁高龄驾鹤西去。唉!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情况是,1998年,马阿姨的右小腿长了一个纤维肉瘤,经多年诊治效果不佳,直至2016年右腿高位截肢……

如今,马阿姨独居广州,其子女在杭州忙于本职工作,无暇前来照料。不过,虽说是独居,可马阿姨的晚年生活并不孤独,除了请有每天上门做饭的保姆,更常有许多义工、志愿者上门来看望,帮助料理她的日常生活,关照她的病情,她的小日子可说是过得有滋有味。有段时间,马阿姨自己感觉口腔不舒服,就委托经常把自己当妈妈一样看待的广东省让爱回家促进会会长、海珠区人大代表“飞姐”帮助联系有爱心的口腔医院,治疗牙周和牙齿疾病。飞姐将此事告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穗华口腔医院好人工作室的负责人后,他们便安排距离老人住址比较近的荔湾院区负责对其治疗,当时荔湾院区电梯还没开通,“飞姐”就组织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把老人抬到三楼进行医治,经过口腔体检和洁牙,马阿姨感觉口腔清新,心情愉悦。20183月,马阿姨从报纸上了解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穗华口腔医院开展种牙优惠活动,便打电话进行咨询,当年8月医院在电话回访时得知老人的需求,便承诺其在该院荔湾院区种牙,每次复诊,医院会负责全程接送。于是,20189月马阿姨在荔湾院区尝试种了一颗德国植体,术后感觉不错,在同年12月戴上了假牙,戴牙后吃饭变得很方便了。20191月,马阿姨请求到荔湾院区再种另外一边的缺牙,经该院区专家做手术,很快戴上新牙,效果同样很好。尤其是每次来医院,志愿者和医护人员都对她负责接送,又是背又是抱,使她感到他们比自己亲儿女都孝顺,特别开心遂意。

话虽如此,马阿姨眼下尚有一桩烦心事:自己的户口在广州,医疗关系还在杭州,有关医疗费要去杭州才能报销,不方便。不过,医护人员最近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全国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联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异地报销医疗费为期不远了!马阿姨一听,眼前闪现一片柳暗花明的愿景……


 肇事者

邝 信

悄悄降落的夜幕遮蔽了晚霞的橙红,蒙蒙雨雾消蚀着路灯的光亮。员老板驾车从公司急急忙忙地往儿童医院赶。尽管汽车跑得很顺,可员老板一路上心烦意乱,觉得自己很不走运,本来就在为生意难做、公司订单锐减而发愁,偏偏又接到妻子的电话,告知儿子忽发急病住院了。

开到儿童医院停车场停了车,出了驾驶室经过车头时,员老板借着灯光,无意中瞥见汽车右前轮上似乎沾有异样的东西,蹲下身子凑近细看,闻到了一股血腥味;伸手一摸,是血!员老板哆嗦了一下:莫非自己在心烦意乱疾驶途中撞了人?可凝神回忆,脑子里没有任何车子碰撞物体的印象。然而,车轮上却明明印上了真切的血迹!如果凭自己的良心做事,及时往回赶,找到那个可能被他撞伤的人,可能那条生命还有救;假若抱着侥幸心理,不跑这趟回头路,也许后果不堪设想。这么一思量,员老板立马重返回汽车驾驶室,发动引擎,把车开出车库,沿着开过来的路仔细查看。这时,妻子再次用手机打来电话,问他为什么没赶到,催他能不能快一点。员老板解释说:遇到了急事,一时半刻恐怕赶不来了,儿子拜托你先一个人照料着吧。

雨雾弥漫的夜色中,员老板边开车边沿途留意观察。大约在离开儿童医院五六公里的公路边,当真发现了一个人样的黑影斜身躺在那里,黑影一侧好像还蹲着一只小狗。员老板赶忙停车跑过去,一看没错:躺在地上的是一位年约十五、六岁的女孩,她头部受伤,昏迷不醒,血迹像以一条曲线淌在路面上;一只黑色的贵宾狗蹲在她身边,伸着舌头在她的脸上、脖子上舔来舔去。员老板来不及思前想后,抱起这个女孩,把她送到了儿童医院救治,而后电话报警……

经过紧张抢救,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可仍旧昏迷不醒。警方联系上了女孩的父母,这对父母爱女心切,面对员老板这个他们眼中的肇事者哭喊怒骂,女孩的父亲还一度情绪失控,对员老板拳打脚踢。已身为人父的员老板理解天下父母心,流着眼泪默默叮嘱自己“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他为这位受伤女孩预先垫付了10万元医疗费,把公司的业务临时托付给自己的副手,几乎每天在医院陪护女孩。员老板妻子也理所当然地把丈夫认定为肇事者,埋怨他开车太不小心,员老板也不辩解,只是苦笑几声应付。

昏迷一个星期后,这位名叫艾琳的女孩终于清醒过来,向围在病床边的人们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出事那天,艾琳参加一位同学的生日聚会沿公路旁人行道返家途中,无意中看到前面几步远处有一只黑色的贵宾狗在摇头晃脑往公路对面那边走,而迎面有一辆泥头车正快速地开过来,她急步上前去逗引贵宾返回……接到员老板报警的办案警察记录了艾琳的口述,又调看了当天的公路上的监控,从监控的录像中确认了艾琳叙述的真实性,而且找到了那位开泥头车的肇事车主。至此,事情真相水落石出。员老板车轮上的血迹只是他的车子经过艾琳身边时碾到了淌在地上的血迹。

艾琳的父母这才明白,员老板是自己女儿的救命恩人!他俩留着眼泪向员老板道歉,又怂恿艾琳拜员老板做干爹。然后,带着大包小包跑到另一个病房去看望员老板的儿子,可是晚了一步,这男孩几个小时前已经病愈出院了。

员老板安心地回公司当他的老板后,命运意外地发生了改变,商业订单多了起来。这大概缘于他不怕揽责救女孩的事迹不胫而走,后来又不知被谁发上了网络和媒体,让人们觉得和这样的商人做生意“靠得住”吧!此外,员老板还有另外的收获:认了干个干女儿艾琳;家里有了一位“贵宾”。本来没有养狗的员老板,鬼使神差地到艾琳出事地点附近寻找过她救下来的那条贵宾狗,没找着,于是到狗市场上买来了一只。

不过,员老板也碰到了新的烦心事:妻子得知丈夫开车“肇事”真相后骂他太傻,员老板报以呵呵一笑:我要不傻,艾琳这个可爱的干女儿恐怕早就没命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吧!员老板公司的生意“转运”不久,妻子又皱着眉头吹枕边风:从网上看到一些对丈夫的负面评价,说艾琳有极大的可能是员老板生意场上的一个“托儿”,他不怕揽责救女孩不过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商业炒作。

员老板淡定回答:由人家说去吧,我只凭自己的良心做事!



上一篇:快意人生秀晚晴
下一篇:难忘北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