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理论 >> 文学理论 >> 浏览文章

韵律和诗
作者:朱中原 来源:文学报 浏览次数:14961次 更新时间:2018-10-30

  诗的产生和流传,很大一部分就是缘于对音美的表现。音美,是诗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根本要素。没有音美,则诗不能称诗,歌不能称歌。应该说,中国很早就产生了以音来表现文学的形式,这就是最早的民歌或谣歌,尽管这种民歌或谣歌未必有文字表现,但这种声音的文学,随着汉语的成熟,渐而形成了文字的文学,而且成了追求声形合一的韵文文学。中国韵文文学产生的源头,即以最早的歌谣为代表。所谓韵文,即是美文,有韵方能产生美,无韵则不美。故凡美文,无不追求韵律。

  韵律如何产生?古老的四声,是中国汉语的基本韵律规则。所谓四声,即通常所说的平、上、去、入,也即我们现在通行的一二三四声。四声中再加入平声、仄声,则形成阴平、阳平八音。四声与八音,构成了汉语的八个基本音节,这也是形成韵文文学的基本要素。音节是构成音韵美的基本要素。有了高低起伏的音节,才有旋律。这不是什么高深的音韵学,而是一种最基本的美学追求。如果我们用原思维的方式去想象,则不难理解。尚不识字的小孩,就喜欢听和模仿动物的声音,他甚至能把自己当成动物,把动物当成自己,把动物当作好朋友。每当他听到动物的声音,就会很愉悦,因为,他感觉自己在和动物交流。为什么呢?因为,懵懂未开的孩童,当然和动物更有亲近感。不过,动物的声音和人类(小孩)模仿的声音毕竟有区别。动物的声音是原始的,未经修饰的,而人类(小孩)模仿动物的声音则是经过人修饰的,比如人类(小孩)模仿老虎叫声时,发明了一个汉语词汇:嗷呜嗷呜。嗷呜嗷呜就是一个经过汉语修饰了的音节,而且是有起伏的音节。再比如鸟叫声:咕咕,咕咕。鸟叫的时候,这个音节是没有变化的,两个“咕”都是同一音,但当我们人去读的时候,前后音节就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咕是一声,第二个咕则成了轻声。这就是节奏。再比如:妈妈。当我们都读一声时,便明显没有节奏感,但当我们读一声、轻声时,节奏感就出来了。再比如小孩叫小猫 “喵”,如果按照纯正的普通话来读,就是miao,读一声,但当小孩去读的时候,却不是读一声,而是中间有一个拉长的起伏的声音,这就是一种拟音。所以,当要用文字来描述这些声音时,当一个汉字无法表达这种声音美感时,就必须增加一个字来表示,比如当我们用单个字“喵”无法形容小孩学小猫叫的美妙乐感时,就必须得再增加一个“喵”,也即“喵喵”,甚至用三个字“喵喵叫”来表示。两个以上的音节就构成了诗歌或歌诗。

  什么是诗?诗一定是与韵律有关的。某种程度上说,诗不仅仅是文辞的艺术,更是声音或音节的艺术。汉语诗歌之美,一定是通过音节呈现的。只有具有音节或音律之美,才能成诗。否则,便不是诗。所以,写诗,必读诗,读诗,则必吟诗,吟诗,则必有律,有律方能吟,有律方为美。诗而不能吟,则不能为诗。诗的美学价值,往往在文辞之外。